不蔓不枝詞語解釋 / 不蔓不枝是什麽意思
「不蔓不枝」詞語解釋

注音 ㄅㄨˋ ㄇㄢˋ ㄅㄨˋ ㄓ

拼音 bù màn bù zhī

詞類成語

⒈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原指蓮莖直而無分枝蔓生,後用以比喻言談或文章簡潔明快,不拖泥帶水。亦作:不蔓不支。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不蔓不枝「ㄅㄨˋ ㄇㄢˋ ㄅㄨˋ ㄓ」

⒈  蓮梗挺直,不旁生枝條。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也作「不蔓不支」。

⒉  比喻文章簡潔而流暢。

如:「這篇小說情節緊湊,內容不蔓不枝,顯現作者功力深厚。」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不蔓不支”。

宋 周敦頤 《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魯迅 《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祕訣》:“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後,先生就不再刪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書有筆,不蔓不枝’之類,到這時候,即可以算作‘通’。”
歐陽予倩 《談崑劇<十五貫>和<長生殿>的演出》:“現在臺上演的把 熊友蕙 和 侯三姑 的一般情節刪去,只留 熊友蘭 與 蘇戍娟 的一條線,乾乾淨淨八場戲,不蔓不支,我以為異常好。”

相關漢字解釋

不字解釋蔓字解釋不字解釋枝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