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詞語解釋 / 拔火罐是什麽意思
「拔火罐」詞語解釋

注音 ㄅㄚˊ ㄏㄨㄛˇ ㄍㄨㄢˋ

拼音 bá huǒ guàn

⒈  利用熱力排除玻璃、瓷質或竹製火罐內空氣,造成負壓吸附在患部面板上,使區域性鬱血或充血的一種治療方法。可使皮下血管擴張、區域性血液迴圈加速、新陳代謝旺盛,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止痛消腫、驅散風寒溼邪等作用。

英文 suction cup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to draw the blood and qi 氣|气)​, detachable suction chimney to make a stove draw

德語 schröpfen (V)​

法語 ventouse (médecine)​

國語辭典修訂本

拔火罐「ㄅㄚˊ ㄏㄨㄛˇ ㄍㄨㄢˋ」

⒈  一種短小的煙囪,以鐵或陶土製成,用時罩在火爐上,使燃燒的炭火更加旺盛。

⒉  一種中醫療法。以竹筒、陶瓷等製成的小壇或寬口瓶作為火罐。拔罐時,將點燃的酒精棉或油紙條,直接置於火罐內片刻後,趁熱將罐倒扣在面板上。罐內因燃燒而空氣減少,產生負壓,面板被吸,引起區域性充血或瘀血現象,以達到治療效果。通常用於腰痛、頭痛、神經痛、關節炎和哮喘等多種病症。也作「拔罐子」。

引證解釋

⒈  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古稱角法。始見於 晉 代的《肘後備急方》。其法將燃燒著的紙片等物投入罐狀器具內,立即將罐覆於施治部位,火很快熄滅,罐內空氣排出,形成負壓,因而緊吸面板,隔一定時間拔去,造成區域性充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多與針刺配合使用,主要用於風溼痛、腰背肌肉損勞等症。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杜善人 老孃們病了,叫人拔火罐,到北廟許願。”

相關漢字解釋

拔字解釋火字解釋罐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