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ㄆ一 ㄈㄚˋ
拼音 pī fà
⒈ 謂發不束而披散。《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踴。”《莊子·田子方》:“孔子見老耼,老耼新沐,方將被髮而幹,慹然似非人。”《宋書·武帝紀中》:“爰暨木居海處之酋,被髮雕題之長,莫不忘其陋險,九譯來庭。”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一說為斷髮。詳“被髮文身”。
被髮「ㄆ一 ㄈㄚˋ」
⒈ 本指披散著頭髮。語出因披髮為夷狄習俗,故亦比喻被夷狄所同化。也作「披髮」。
引《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⒈ 謂發不束而披散。一說為斷髮。詳“被髮文身”。
引《左傳·成公十年》:“晉侯 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踴。”
《莊子·田子方》:“孔子 見 老耼,老耼 新沐,方將被髮而乾,慹然似非人。”
《宋書·武帝紀中》:“爰暨木居海處之酋,被髮彫題之長,莫不忘其陋險,九譯來庭。”
宋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