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ㄍㄨㄟ 一
拼音 guī yī
⒈ 對於神的歸順,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儀式,後來泛指參加宗教組織。
例抖擻辭貧裡,歸依宿化城。——唐·王維《遊感化寺》
英grace;
⒈ 依附。
例無所歸依的流浪者。
英depend on;
歸依「ㄍㄨㄟ ㄧ」
依靠。
造句父母死後,他的生活頓時失去歸依。
歸依「ㄍㄨㄟ 一」
⒈ 依靠。
引元·無名氏《小尉遲·第四折》:「俺父親投唐以來,撇下我歸依無處。」
⒉ 向可依怙的物件歸趨投靠。參見「三歸依」條。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 「州鄉媿伏,遠邇歸依。」
⒈ 佛教語。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因對佛、法、僧三寶表示歸順依附,故稱。
引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歸投依伏,故曰歸依。”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州鄉媿伏,遠邇歸依。”
唐 胡伯崇 《贈釋空海歌》:“説四句,演毘尼,凡夫聽者盡歸依。”
明 宋濂 《廣利禪寺碑銘》:“自 晉 逮今歷一千九十七年之多,國王大臣以及氓隸,靡不歸依。”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聞者雖或悟無常而歸依,然亦或怖無常而卻走。”
⒉ 投靠;依靠。
引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四折:“俺父親投 唐 以來,撇下我歸依無處。”
清 顧炎武 《與顏修來手札》:“弟夏秋主於其家,昕夕對譚,心所歸依,惟在門下。”
李大釗 《史觀》:“苟不明察歷史的性象,以知所趨嚮,則我之人生,將毫無意義,靡所適從,有如荒海窮洋,孤舟泛泊,而失所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