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認詞語解釋 / 識認是什麽意思
「識認」詞語解釋

注音 ㄕˊ ㄖㄣˋ

拼音 shí rèn

⒈  辨識認定。

⒉  認識,相識。

國語辭典修訂本

識認「ㄕˊ ㄖㄣˋ」

⒈  認得、認識。

《三國演義·第五回》:「主公頭上赤幘射目,為賊所識認。可脫幘與某戴之。」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聞洛陽劉元普仗義疏財,名傳天下,不論識認不識認,但是以情相求,無有不應。」

引證解釋

⒈  辨識認定。

《三國志·吳志·鍾離牧傳》:“﹝ 鍾離牧 ﹞少爰居 永興,躬自墾田,種稻二十餘畝。臨熟,縣民有識認之, 牧 曰:‘本以田荒,故墾之耳。’遂以稻與縣人。”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其後 袁州 人 李夷賓 上言,請別加謄録。因著為令,而後識認字畫之弊始絶。”
《儒林外史》第八回:“此時潛蹤在外,雖這一點物件也恐被人識認,惹起是非。”

⒉  認識,相識。

元 李致遠 《還牢末》楔子:“與妻子作生辰,更和著這幾個弟兄識認,把一杯酒同樂太平春。”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聞 洛陽 劉元普 仗義疎財,名傳天下,不論識認不識認,但是以情相求,無有不應。”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沉百五》:“洪 往諭降, 百五 故作不識認。”

相關漢字解釋

識字解釋認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