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ㄘㄤ ㄋ一ㄥˊ
拼音 cāng níng
⒈ 亦作“傖■”。
⒉ 雜亂貌。
⒊ 粗野貌;粗惡貌。
傖儜「ㄘㄤ ㄋ一ㄥˊ」
⒈ 形容聲音粗俗雜亂。
引《新唐書·卷一六八·劉禹錫傳》:「鼓吹裴回,其聲傖儜。」
《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酒數行,樂奏作於堂,鼓吹傖儜,賓主甚樂。」
⒈ 雜亂貌。
引唐 劉禹錫 《<竹枝詞>序》:“歲正月,餘來 建平,裡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卒章激訐如 吳 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 淇、澳 之豔。”
⒉ 粗野貌;粗惡貌。
引唐 劉禹錫 《祭興元李司空文》:“夷風傖儜,獷俗悍害。”
宋 蘇軾 《閻立本職貢圖》詩:“音容傖獰服奇厖,橫絶嶺海逾濤瀧。”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跳神》:“時嚴妝,騎假虎假馬,執長兵,舞榻上,名曰‘跳虎神’。馬、虎勢作威怒,屍者聲傖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