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ㄘㄠˇ ㄑ一ㄝˋ
拼音 cǎo qiè
⒈ 掠奪;盜竊。
⒉ 草寇。
⒊ 猶竊據。
草竊「ㄘㄠˇ ㄑ一ㄝˋ」
⒈ 草野竊盜。
引《書經·微子》:「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奸宄。」
《儒林外史·第一回》:「方國珍據了浙江,張士誠據了蘇州,陳友諒據了湖廣,都是些草竊的英雄。」
⒈ 掠奪;盜竊。
引《書·微子》:“殷 罔不小大,好草竊姦宄。”
孔 傳:“草野竊盜又為姦宄於內外。”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出長子 譚 為 青州”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袁譚﹞肆志奢淫……使婦弟領兵在內,至令草竊,市井而外,虜掠田野。”
《舊唐書·西戎傳·吐谷渾》:“莫顧藩臣之禮,曾無事上之節,草竊疆埸,虐割兆庶,積惡既稔,天亡有徵。”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喬女》:“孟 故無戚黨,死後,村中無賴悉憑陵之,傢俱攜取一空,方謀瓜分其田產。家人亦各草竊以去,惟一嫗抱兒哭帷中。”
⒉ 草寇。
引《梁書·昭明太子統傳》:“且草竊多伺候民間虛實,若善人從役,則抄盜彌增。”
《資治通鑑·唐高宗永淳元年》:“上慮道路多草竊,命監察御史 魏元忠 檢校車駕前後。”
清 陳睿思 《觀丁將軍故劍》詩:“生雲昔時有草竊,嘯聚海島如雲屯。”
⒊ 猶竊據。
引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上》:“銑 雖草竊一時,而顛沛之際,其言可愛如此,可以為萬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