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ㄕㄡˇ ㄍㄥ ㄕㄣ
拼音 shǒu gēng shēn
⒈ 信奉道教者每於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謂之守庚申。據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卷十載,凡庚申之日,屍鬼競亂,精神躁穢,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語面會,當清齋不寢,屏除慾念,故云。又見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
守庚申「ㄕㄡˇ ㄍㄥ ㄕㄣ」
⒈ 道家稱人身有三尸神,每至庚申日,上向天帝陳說眾人罪惡,因此在這一天需整夜靜坐不眠以求避免,稱為「守庚申」。
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二·玉格》:「七守庚申三尸滅,三守庚申三尸伏。」
《紅樓夢·第六三回》:「更至參星禮斗,守庚申,服靈砂等妄作虛為。」
⒈ 信奉道教者每於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謂之守庚申。據 南朝 樑 陶弘景 《真誥》卷十載,凡庚申之日,屍鬼競亂,精神躁穢,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語面會,當清齋不寢,屏除慾念,故云。又見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引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七守庚申三尸滅,三守庚申三尸伏。”
唐 程紫霄 《示守庚申眾》詩:“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常與道相依。”
宋 陸游 《春夕睡覺》詩:“積雨恐侵春甲子,昏燈懶守夜庚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