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詞語解釋 / 胎息是什麽意思
「胎息」詞語解釋

注音 ㄊㄞ ㄒ一

拼音 tāi xī

⒈  道家的一種修煉方法。

⒉  指氣息;呼吸。

⒊  猶師承;效法。

國語辭典修訂本

胎息「ㄊㄞ ㄒ一」

⒈  道家修煉之術,能不用口鼻呼吸,如在胞胎之中。

《抱朴子·內篇·釋滯》:「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且說張果是帝堯時一個侍中,得了胎息之道,可以累日不食,不知多少年歲,直到唐玄宗朝,隱於恆州中條山中。」

引證解釋

⒈  道家的一種修煉方法。

《後漢書·方術傳下·王真》:“年且百歲,視之面有光澤,似未五十者。自雲:‘周流登五嶽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之。’”
李賢 注引《漢武內傳》:“習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習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坐胞胎之中,則道成矣。”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且説 張果 是 帝堯 時一個侍中,得了胎息之道,可以累日不食,不知多少年歲。”

⒉  指氣息;呼吸。

唐 高彥休 《唐闕史·王居士神丹》:“則以前藥復滴於鼻,須臾忽蘇,黎明則胎息續矣。”
宋 范成大 《石湖書事》詩:“兀坐胎息勻,不覺清夢熟。”

⒊  猶師承;效法。

清 紀昀 《<陳後山詩鈔>序》:“然胎息古人,得其神髓,而不掩其性情,此 後山 之所以善學 杜 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四:“舍人( 譚瑩)樂志堂 集文詩略,亦多胎息六朝之作。”
茅盾 《民間、民主詩人》:“最近, 馬凡陀 的胎息於‘吳歌’的新詩,也頗值得稱賞。”

相關漢字解釋

胎字解釋息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