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ㄈㄥ ㄊㄨˇ
拼音 fēng tǔ
⒈ 指風俗習慣與地理環境等。
英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風土「ㄈㄥ ㄊㄨˇ」
地方的風俗人情和地理環境。
造句此地的風土淳樸敦厚,景色怡人。
風土「ㄈㄥ ㄊㄨˇ」
⒈ 地方的風俗人情和地理環境。
引《三國演義·第六〇回》:「修問:『蜀中風土何如?』鬆曰:『蜀為西郡,古號益州。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
⒈ 本指一方的氣候和土地。
引《國語·周語上》:“是日也,瞽帥、音官以(省)風土。廩於籍東南,鍾而藏之,而時布之於農。”
韋昭 注:“風土,以音律省風土,風氣和則土氣養也。”
宋 梅堯臣 《九月見梅花》詩:“江 南風土暖,九月見梅花。”
元 王禎 《農書》卷八:“蓋風土所宜,其實大而味甘,非他種可比。”
⒉ 泛指風俗習慣和地理環境。
引《後漢書·張堪傳》:“帝嘗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後守令能否。”
唐 劉長卿 《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贈袁贊府》詩:“南方風土勞君問, 賈誼 長沙 豈不知。”
金 元好問 《商正叔<隴山行役圖>》詩之一:“隴阪 經行十過春,也隨風土變真淳。”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餘宦遊所至,其風土大畧相同。”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八:“從此漸漸的不見東方的陸地了,再到海的盡頭,再見陸地時,人情風土都不同了,為之悵然。”
⒊ 被風吹起的塵土。 唐 李商隱 有《東下三旬苦於風土馬上戲作》詩。
引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造神麴並酒等》:“﹝全餅麴﹞可三日晒,然後細剉,布帊,盛高屋廚上,晒經一日,莫使風土穢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