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ㄔㄨㄢˊ ㄌㄨˊ
拼音 chuán lú
⒈ 科舉時代,殿試揭曉唱名的一種儀式。殿試公佈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佈,由閣門承接,傳於階下,衛士齊聲傳名高呼,謂之傳臚。
⒉ 明代稱科舉第二、三甲第一名為傳臚。至清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
傳臚「ㄔㄨㄢˊ ㄌㄨˊ」
⒈ 科舉時代殿試後宣讀皇帝詔命唱名。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黃、何、方、樂四人自去傳臚,何澄是二甲,選了兵部主事。」
《儒林外史·第七回》:「傳臚那日,荀玫殿在二甲,王惠殿在三甲,都授了工部主事。」
⒉ 稱科舉會試二甲、三甲第一名的進士。
⒈ 科舉時代,殿試揭曉唱名的一種儀式。殿試公佈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佈,由閣門承接,傳於階下,衛士齊聲傳名高呼,謂之傳臚。參閱 宋 趙昇 《朝野類要·唱名》。
引明 沉受先 《三元記·及第》:“金殿傳臚第一聲,三元連中佔魁名。”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二:“四月初四日殿試,初七日傳臚。”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武殿試》:“武舉 止有會試,無廷試傳臚之例。”
⒉ 明 代稱科舉第二、三甲第一名為傳臚。至 清 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
引《明史·選舉志二》:“而士大夫又通以鄉試第一為解元,會試第一為會元,二、三甲第一為傳臚雲。”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二甲首名傳臚,職同將軍。”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二章四:“川 漢 鐵路駐 宜昌 總理,傳臚出身,四品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