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ㄑ一ㄤˊ ㄩˇ
拼音 qiáng yǔ
⒈ 指房屋。
⒉ 引申為庇廕。
⒊ 喻風範,氣度。
牆宇「ㄑ一ㄤˊ ㄩˇ」
⒈ 住宅、屋舍。
引漢·孔融〈繕治鄭公宅教〉:「儻有歸來之思,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藩垣林木,必繕治牆宇以俟還。」
唐·杜甫〈課伐木〉詩:「雷雨蔚含蓄,牆宇資屢修。」
⒉ 比喻人的風範、器度。
引《晉書·卷七十五·王湛等傳·史臣曰》:「坦之牆宇凝曠,逸操金貞。」
⒈ 指房屋。
引漢 孔融 《繕治鄭公宅教》:“必繕治牆宇,以俟還。”
《晉書·孝愍帝紀》:“帝之繼皇統也,屬 永嘉 之亂,天下崩離, 長安 城中戶不盈百,牆宇穨毀,蒿棘成林。”
唐 杜甫 《課伐木》詩:“牆宇資屢修,衰年怯幽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成》:“時盛夏燠熱,村外故有 周 氏園,牆宇盡傾,唯存一亭。”
⒉ 引申為庇廕。
引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實》:“祖考之嘉名美譽,亦子孫之冕服牆宇也。”
⒊ 喻風範,氣度。
引晉 袁巨集 《三國名臣序贊》:“邈哉 崔生,體正心直,天骨疏朗,牆宇高嶷。”
《晉書·王湛王坦之等傳論》:“坦之 牆宇凝曠,逸操金貞。”
清 曾國藩 《鄧湘皋先生墓表》:“磵東 牆宇自峻,與人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