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ㄓㄨㄛˊ ㄓㄨㄥ
拼音 zhuó zhōng
⒈ 折中;適中。
酌中「ㄓㄨㄛˊ ㄓㄨㄥ」
⒈ 折中、不偏不倚。
引《舊五代史·卷一四八·選舉志》:「望以中書條件及王鬆等所論事節委銓司點檢,務在酌中,以為定製。」
《朱子語類輯略·卷五·論自注書》:「醫者用藥,也只用平平穩穩底藥,亦不能為害,亦不能治病。是他初不曾識得病,故且如此酌中。」
⒈ 折中;適中。 《新唐書·長孫無忌傳贊》:“嚴嚴 申公,功名始終。
引文皇 題品,信謂酌中。”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嚴求》:“然群校多從禽,聚飲近野,或搔擾民庶。上欲糾之以法,而方藉其材力,思得酌中之計,問於 嚴求。”
清 林則徐 《覆議曾望顏條陳封關禁海事宜折》:“惟茶葉歷年所銷,自三十餘萬擔至五十餘萬擔不等,現在議立公所,酌中定製,不許各夷逾額多運,即為箝制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