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針詞語解釋 / 懸針是什麽意思
「懸針」詞語解釋

注音 ㄒㄨㄢˊ ㄓㄣ

拼音 xuán zhēn

⒈  書法中稱豎畫的名詞之一。凡豎畫下端出鋒的,其鋒如針之懸,故稱“懸針”

⒉  蝌蚪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蝌蚪》。

國語辭典修訂本

懸針「ㄒㄨㄢˊ ㄓㄣ」

⒈  一種篆書。形狀似針的鋒芒,故稱為「懸針」。據說為後漢章帝時曹喜所作。

⒉  書法中豎畫的寫法。因豎畫自上而下,端正筆直,下端出鋒如針倒懸,故稱為「懸針 」。

⒊  蝌蚪的別名。參見「蝌蚪」條。

引證解釋

⒈  書法中稱豎畫的名詞之一。凡豎畫下端出鋒的,其鋒如針之懸,故稱“懸針”。

《隋書·經籍志一》:“漢 時以六體教學童,有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鳥,並藁書、楷書、懸針、垂露、飛白等二十餘種之勢,皆出於上六書,因事生變也。”
宋 張表臣 《珊瑚鉤詩話》卷一:“有懸針者, 漢 曹喜 所作,象針鋒纖抽之勢,以書五經篇目,取貫穿經指之義。”
宋 姜夔 《續書譜·真》:“懸針者,筆欲極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繩。若垂而復縮,謂之垂露。”

⒉  蝌蚪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蝌蚪》。

相關漢字解釋

懸字解釋針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