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詞語解釋 / 阿育王是什麽意思
「阿育王」詞語解釋

注音 ㄚ ㄩˋ ㄨㄤˊ

拼音 ā yù wáng

⒈  梵語。或譯作阿輸迦。意為無憂王。為古印度名王旃陀羅笈多之孫,賓頭沙羅之子,初奉婆羅門教,後皈依佛教,崇佛教為國教。頒佈許多以佛教治國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並派人到國外傳教,對以後佛教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英文 Ashoka (304-232 BC)​, Indian emperor of the Maurya Dynasty 孔雀王朝[Kong3 que4 Wang2 chao2], ruled 273-232 BC

德語 Ashoka (Eig, Pers, 304 - 232 v.Chr.)​

法語 Ashoka

國語辭典修訂本

阿育王「ㄚ ㄩˋ ㄨㄤˊ」

⒈  印度古代國王。梵語Aśoka,意譯無憂。為古印度名王旃陀羅笈多之孫。西元前二百七十三年即位,在位期間,幾乎統一全印度,後歸依佛教,並大力推行佛教,廣立碑敕傳說阿育王在華氏城舉行第三次佛典結集,並派人到國外傳法,對後來佛教發展影響極大。

引證解釋

⒈  梵語。或譯作 阿輸迦。意為 無憂王。為古 印度 名王 旃陀羅笈多 之孫, 賓頭沙羅 之子,初奉婆羅門教,後皈依佛教,崇佛教為國教。頒佈許多以佛教治國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並派人到國外傳教,對以後佛教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阿育王 壞七塔,作八萬四千塔,最初作大塔,在城南二里餘…… 阿育王 於此作 泥梨城。”
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公元前三世紀中,有 阿育王 信奉佛教,供養僧徒。”

相關漢字解釋

阿字解釋育字解釋王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