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ㄊㄡˊ ㄑ一ㄢˊ
拼音 tóu qián
⒈ 在賭博中抽頭得到的錢。
英kitty;
⒉ 漢代的一種人頭稅。
英poll tax; capitation;
頭錢「ㄊㄡˊ ㄑ一ㄢˊ」
⒈ 聚賭抽頭所得的錢。
引《儒林外史·第一九回》:「知道三老爹到家幾日了,送幾個頭錢來與老爹接風。」
《官場現形記·第二一回》:「縱然不能贏錢,弄他們兩個頭錢,貼補貼補候補之用,也是好的。」
⒉ 用作賭具的銅錢。
引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二折》:「我去那新紅盒子內,拏著這常佔勝不佔輸只愁富不愁窮,明丟丟的幾個頭錢問。」
《水滸傳·第三八回》:「當時李逵慌忙跑出城外小張乙賭房裡來,便去場上,將這十兩銀子撇在地下,叫道:『把頭錢過來,我博。』」
⒈ 漢 代人口稅的一種。 漢 制:從七歲至十四歲的兒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錢。
引漢 王充 《論衡·謝短》:“年二十三傅,十五賦,七歲頭錢二十三,何緣?”
⒉ 猶一錢,極少之錢。
引《北史·高昂傳》:“頭錢價 漢,隨之死。”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唐 小説載 李紓 侍郎駡負販者雲:‘頭錢價奴兵。’‘頭錢’猶言‘一錢’也。故都俗語云:‘千錢精神頭錢賣’,亦此意雲。”
⒊ 一種博具。共用錢六枚。博者擲下去,看“字”(正面)和“鏝”(背面)的多少,決定勝負。
引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橋上兩邊,用瓦盆內擲頭錢,關撲錢物、衣服、動使。”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二折:“[正末雲]這箇是頭錢。[ 燕大 雲]這錢昏,字鏝不好。”
《水滸傳》第三八回:“﹝ 李逵 ﹞便去場上將這十兩銀子撇在地下,叫道:‘把頭錢過來我博。’”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宣教( 吳宣教 )接將頭錢過來,往下就撲。”
⒋ 賭博場所主人或供役使的人從贏者所得的錢中所提取的一小部分。
引《古今小說·臨安裡錢婆留髮跡》:“教小廝另取一兩銀子,送與 漢老,作為頭錢。”
《官場現形記》第二一回:“縱然不能贏錢,弄他們兩個頭錢,貼補貼補候補之用也是好的。”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九:“他常邀些人來賭錢,抽頭錢給她,有時他把頭錢也拿了。”
⒌ 指地痞流氓向個體勞動者敲詐所得的錢。
引羅廣斌 楊益言 《紅巖》第六章:“就是在我的茶鋪裡吃……吃茶,評……評理,在碼頭上收……收點頭錢。”
⒍ 本錢。
引沙汀 《淘金記》九:“一百多換一兩,啥勁仗呀!頭錢又不要多,賣五石米就儘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