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ㄐㄨ ㄓˋ
拼音 jū zhì
⒈ 拘禁;繫縛。
⒉ 一種傷骨科醫療方法。捆縛身體的某一部位,使它得到固定。
⒊ 猶拘守。
⒋ 牽制。
⒌ 管束。
⒈ 拘禁;繫縛。
引漢 焦贛 《易林·訟之巽》:“執囚束縛,拘制於吏。”
《後漢書·光武帝紀下》:“詔吏人遭飢亂及為 青 徐 賊所略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聽之。敢拘制不還,以賣人法從事。”
三國 魏 阮籍 《獼猴賦》:“嬰徽纆以拘制兮,顧西山而長吟。”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耿先生》:“而明於道術,能拘制鬼魅。”
⒉ 一種傷骨科醫療方法。捆縛身體的某一部位,使它得到固定。
引《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器具總論》:“以竹片作圈,較膝蓋稍大些須,再用竹片四根,以麻綫緊縛圈上,作四足之形,將白布條通纏於竹圈及四足之上。用於膝蓋,雖拘制而不致痛苦矣。”
《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手法總論》:“較之以器具從事於拘制者,相去甚遠矣。”
⒊ 猶拘守。
引《宋書·顏竣傳》:“夷狄之慾侵暴,正苦力之不足耳,未嘗拘制信義,用輟其謀。”
⒋ 牽制。
引宋 葉適 《紀綱一》:“其所以皆自立於窘匱衰亂之餘不可動搖者,豈非其分人以地,任人以兵,功有所望,罪有所歸,截然自用而不相拘制哉?”
⒌ 管束。
引《天雨花》第三回:“若不嚴緊來拘制,怎能上進得成人。”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嗟彼群黎,豈無知覺,始稍受其駕馭,繼乃苦其拘制,所以二十年前群起叛之,遂迎 義王 入都 羅馬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