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ㄒ一ㄤˋ ㄒ一ㄥˊ
拼音 xiàng xíng
⒈ 相傳上古無肉刑,僅用與眾不同的服飾加之犯人以示辱,謂之象刑。
象刑「ㄒ一ㄤˋ ㄒ一ㄥˊ」
⒈ 上古時的刑罰。讓犯人依其罪的大小,穿著不同的服色,以此羞辱罪犯。
引《荀子·正論》:「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
⒉ 以天道為法則制定刑法,向大眾公佈。
引《書經·益稷》:「皋陶方祇厥敘,方施象刑惟明。」
《漢書·卷二十三·刑法志》:「所謂『象刑惟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屨赭衣者哉?」
⒈ 相傳上古無肉刑,僅用與眾不同的服飾加之犯人以示辱,謂之象刑。
引《書·益稷》:“皋陶 方祗厥敘,方施象刑,惟明。”
《荀子·正論》:“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共艾畢,菲對履,殺赭衣而不純。”
楊倞 注:“象刑,異章服,恥辱其形象,故謂之象刑也。”
《尚書大傳》卷一:“唐虞 象刑,犯墨者蒙皁巾,犯劓者赭其衣,犯臏者以墨幪其臏處而畫之,犯大辟者布衣無領。”
晉 葛洪 《抱朴子·詰鮑》:“象刑之教,民莫之犯,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舊唐書·李百藥傳》:“是以結繩之化行 虞 夏 之朝,用象刑之典治 劉 曹 之末,紀綱既紊,斷可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