讎民詞語解釋 / 讎民是什麽意思
「讎民」詞語解釋

注音 ㄔㄡˊ ㄇ一ㄣˊ

拼音 chóu mín

⒈  亦作“讎民”。

⒉  眾民。

⒊  敵方歸附的庶民。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讐民”。

⒉  眾民。

《書·召誥》:“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
孫星衍 疏:“讎與稠聲相近。 《文選·補亡詩》注引《蒼頡篇》雲:‘稠,眾也。’”
一說應讀作“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讎”義為匹。 孔 傳:“敢以王之匹民百君子。治民者非一人,言民在下,自上匹之。”

⒊  敵方歸附的庶民。

明 張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論》:“讐民在甸,夷隸在門。”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多士多方》:“受 都去 洛 四百餘裡, 召公 安得舍友民而遠役讎民。”

相關漢字解釋

讎字解釋民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