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ㄉ一ㄥ ㄋ一ㄢˊ
拼音 dīng nián
⒈ 成丁的年齡。
英age attained one's majority;
丁年「ㄉ一ㄥ ㄋ一ㄢˊ」
⒈ 丁壯之年,即滿二十歲。
引《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
唐·溫庭筠〈蘇武廟〉詩:「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⒈ 男子成丁之年。歷代之制不一。 漢 以男子二十歲為丁, 明 清 以十六歲為丁。亦泛指壯年。
引《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足下﹞丁年奉使,皓首而歸。”
李善 注:“丁年,謂丁壯之年也。”
金 元好問 《燈下梅影》詩:“丁年夜坐眼如魚,老矣而今不讀書。”
清 繆慧遠 《友人過訪》詩:“坐上清歌聞子夜,人生行樂及丁年。”
梁啟超 《盧梭學案》:“又凡人生長於一政府之下,及既達丁年,猶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即預設其國之民約而守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