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ㄑ一ˊ ㄗˇ
拼音 qí zǐ
詞類名詞
⒈ 棋類遊戲中用來放在棋盤上對弈的、用木或塑料等做成的小塊。
英piece (in a board game);
⒉ 國際象棋中對弈用的小塊。
英chessman;
英文 chess piece, CL:個|个[ge4],顆|颗[ke1]
德語 Schachfigur (S)
法語 jeu de société
棋子「ㄑㄧˊ ㄗˇ」
1.下棋時用來標示位置的器具。
造句他因下錯一顆棋子而全盤皆輸。
2.比喻任人利用、擺布的人。
造句在這事件中,他不過是一顆棋子而已,其實主謀者另有其人。
棋子「ㄑ一ˊ ㄗˇ」
⒈ 圍棋子、象棋子、跳棋子等的總稱。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七》:「二人各取棋子一把,捏著拳頭。」
⒉ 一種做成棋子狀的麵粉食品,形圓而小,如糕點、饅頭等。
引《醒世姻緣傳·第三八回》:「連春元叫人送了吃用之物,臘肉、響皮肉、羊羔、酒、米、面、炒的棋子、焦餅。」
⒈ 亦作“棊子”。
⒉ 用木頭或其他材料製成的下棋用的小塊。通常用顏色分為數目相等的兩部分或幾部分,下棋的人各使用一部分。
引《宋書·張暢傳》:“魏主 又遣就二王借箜簇,琵琶等器及棊子。”
《新唐書·李泌傳》:“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周福 道:‘好像剛下完了象棋的樣子,在那裡收棋子呢。’”
⒊ 狀如棋子的食品。
引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三:“美叔 退謂人曰:‘丞相變家風矣。’問之,對曰:‘鹽豉棋子而上有肉兩簇,豈非變家風乎。’”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食店》:“大凡食店,大者謂之‘分茶’,則有頭羹……桐皮麵、薑潑刀、回刀、冷淘、棊子、寄爐麵飯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