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ㄇㄠˊ ㄔㄨㄥˊ
拼音 máo chóng
詞類名詞
⒈ 蝴蝶或蛾子的伸長蟲狀幼蟲,具有強壯咀嚼口器,短觸角和三對真足,幾對帶鉤的腹部前足,而且經常有一層完整的細剛毛或者粗閃光的毛,並且完全取食樹葉、果實或者植物其他多汁的部分。
英caterpillar;
⒉ 身上有一層分泌物遮蓋著的一種鋸蜂幼蟲。
英woolly worm;
⒊ 毛足綱的一種分節蠕蟲。
英bristle worm;
毛蟲「ㄇㄠˊ ㄔㄨㄥˊ」
蝶類或蛾類的幼蟲,身體細長而柔軟,呈圓筒狀,外表分節,每環節的疣狀突起上簇生長短毛,顏色視種類而異。
造句外表醜陋的毛蟲,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 △毛毛蟲 ◎
毛蟲「ㄇㄠˊ ㄔㄨㄥˊ」
⒈ 舊時稱老虎為「毛蟲」。
引《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劉歆言傳曰時有毛蟲之孽。說以為於天文西方參為虎星,故為毛蟲。」
漢·王充《論衡·遭虎篇》:「夫虎,毛蟲。」
⒉ 蝶類或蛾類的幼蟲,身體細長而柔軟,呈圓筒狀,外表分節,每環節的疣狀突起上簇生長短毛,顏色視種類而異。
⒈ 體上多毛的蝶、蛾類幼蟲,如松毛蟲、桑毛蟲等。也叫毛毛蟲、刺毛蟲。有些毛蟲體上的毒毛,可引起人體皮炎。
⒉ 指獸類。
引《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
漢 王充 《論衡·遭虎》:“夫虎,毛蟲;人,倮蟲。”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搏肉狼》:“蓋狼為野獸,貪戾物也,使之奔走於京城,是為毛蟲之孽。”
⒊ 方言。指牲畜。 李準 《不準走那條路》一:“‘要得窮,翻毛蟲’。
引張拴 本來日子倒也能過,四口人種著十幾畝地,要是不胡搗騰牲口,地種好,糧食也足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