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ㄖㄨˊ ㄐ一ㄚ
拼音 rú jiā
詞類名詞
⒈ 崇奉孔子學說的學派。其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理關係。
英the Confucianists;
英文 Confucian school, founded by Confucius 孔子[Kong3 zi3] (551-479 BC) and Mencius 孟子[Meng4 zi3] (c. 372-c. 289 BC)
德語 Konfuzianismus (S, Philos)
法語 confucianisme
儒家「ㄖㄨˊ ㄐㄧㄚ」
稱以孔子為代表相承而下的思想學派。主張禮治,強調倫常關係。
造句忠恕之道、仁義禮智皆為儒家主要思想之一。
儒家「ㄖㄨˊ ㄐ一ㄚ」
⒈ 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孔子為宗師,主張禮治,強調倫常關係。後亦指崇尚孔孟之說或性理之學的學者。
引《漢書·卷三〇·藝文志》:「儒家者流……遊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
⒉ 讀書人家。
引唐·元稹〈高允恭授侍御史知雜事制〉:「允恭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在監察御史時,分務東臺,無所顧慮。」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福善禍淫,天自有常理。爾是儒家,乃昧自取之理,為無益之求。」
⒈ 崇奉 孔子 學說的重要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常關係。 西漢 以後,逐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佔統治地位的學派。
引《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 堯 舜,憲章 文 武,宗師 仲尼。”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必使理有典刑,辭有風軌,總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九節:“孔子 學說含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學派總能適合整個封建時代各個時期的統治階級的需要,從 孔子 學說中演繹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來。”
⒉ 指讀書人家。
引唐 元稹 《高允恭授侍御史知雜事制》:“允恭 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在監察御史時,分務東臺,無所顧慮。”
宋 羅燁 《醉翁談錄·金陵真氏有詩才》:“元祐 中,有 真氏 者,本 金陵 儒家也,美貌又有詩才。”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家下貧窮,不敢仰攀富戶,但得一樣儒家女兒,可備中饋,延子嗣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