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ㄈㄨˋ ㄗˇ
拼音 fù zǐ
詞類名詞
⒈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莖作四稜,葉掌狀,如艾。秋月開花,若僧鞋,俗稱僧鞋菊。葉莖有毒,根尤劇,含烏頭鹼,性大熱,味辛,可入藥。對虛脫、水腫、霍亂等有療效。
英文 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i)
德語 Eisenhut-Knollen (S)
附子「ㄈㄨˋ ㄗˇ」
⒈ 植物名。烏頭科附子屬,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塊根,莖高一公尺餘。葉質厚,掌狀深裂達基部。秋日開花,萼五片,紫碧色,呈帽狀;花瓣二片。因附烏頭而生,因以得名。一般供觀賞用。可入藥,用時如未經炮製直接使用,會造成心臟痲痺、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⒈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莖作四稜,葉掌狀,如艾。秋月開花,若僧鞋,俗稱僧鞋菊。葉莖有毒,根尤劇,含烏頭鹼,性大熱,味辛,可入藥。對虛脫、水腫、霍亂等有療效。
引《後漢書·霍諝傳》:“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腸胃,已絶咽喉,豈可為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附子》:“其母名曰烏頭。初種為烏頭,像烏之頭也,附烏頭而生者為附子,如子附母也。”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開的是怎樣的藥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