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ㄈㄚˇ ㄏㄠˋ
拼音 fǎ hào
詞類名詞
⒈ 也稱“法名”、“戒名”。佛教徒皈依佛門或受戒後由師父特取的名字。如南朝梁婁德素,受戒後法號為慧約。
法號「ㄈㄚˇ ㄏㄠˋ」
佛教、道教的信徒皈依或受戒時由師父所授的名號。
造句民國初年藝術教育家李叔同出家後,法號弘一。
法號「ㄈㄚˇ ㄏㄠˋ」
⒈ 佛教、道教的信徒受戒時,由師所授的名號。
⒈ 佛教徒受戒時由本師授予的名字。又稱法名或戒名。
引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號號 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
《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郡王﹞將乙侍者剃度為僧,就用他表字 可常 為佛門中法號。”
《花月痕》第五回:“燕娘 遂祝髮奉佛……法號 蘊空。”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你為什麼起了這麼個名字?好像尼姑的法號。”
⒉ 指僧人死後的諡號。
引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大光明佛》:“烏思藏大乘法王 居西天日落佛國,東土 永樂 三年,誥封 萬行圓融如法最勝弘慈廣濟護國宣教正覺如來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剛普應大光明佛,凡三十六字法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