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ㄖㄨˊ ㄖㄨˊ
拼音 rú rú
詞類動詞
⒈ 像蟲子似的前後蠕動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形容慢慢移動的樣子。
英wriggling; squirming;
英文 wiggling, squirming
德語 sich winden; sich schlängeln
法語 Ruanruan
蠕蠕「ㄖㄨˊ ㄖㄨˊ」
⒈ 蟲動的樣子。
引唐·李賀〈感諷〉詩五首之一:「越婦未織作,吳蠶始蠕蠕。」
例如:「蠕蠕而動」。
⒉ 柔然的別稱。參見「柔然」條。
⒈ 昆蟲爬動的樣子。
引《後漢書·馬融傳》:“蝡蝡蟫蟫,充衢塞隧。”
唐 李賀 《感諷》詩之一:“越 婦未織作, 吳 蠶始蠕蠕。”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雪蛆冰蛆》:“曹方湖 為御史,嘗刷卷 四川,言彼處萬山深雪中出雪蛆,官府遣軍士四山高處懸望,雪中蠕蠕而動者,則往取之。”
清 洪楝園 《後南柯·宮議》:“土作城濠石作丘, 槐安 享國幾春秋?喬柯屈曲蟠根處,萬輩蠕蠕拜冕旒。”
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我們的工廠》:“忽然汽笛響了,開往 江西 的火車蠕蠕爬動。”
⒉ 指群動貌。
引孫中山 《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依民眾之熱望,為之指導奮鬭,而達其所抱政治上之目的,否則民眾蠕蠕,不知所向。”
⒊ 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名。即 柔然。參見“柔然”。
引三國 魏 曹丕 《大牆上蒿行》:“下有 蠕蠕 之地,今我難得久來履。”
《南史·夷貊傳下·蠕蠕》:“北 狄 種類實繁, 蠕蠕 為族,蓋 匈奴 之別種也。”
宋 孔平仲 《續世說·直諫》:“今 蠕蠕 方強,南寇未滅,吾以肥馬供軍,弱馬供獵,為國遠慮,雖死何傷。”
清 唐孫華 《宋堅齋納塞外姬戲贈》詩:“蠕蠕 麗種解彎弓,一箭飛鵰墜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