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詞語解釋 / 簸箕是什麽意思
「簸箕」詞語解釋

注音 ㄅㄛˋ ˙ㄐ一

拼音 bò ji

詞類名詞

⒈  一種鏟狀器具,用以收運垃圾。

dustpan;

⒉  揚米去糠的器具。

fan; winnowing pan;

⒊  簸箕形的指紋。

loop of a fingerprint;

英文 wicker or bamboo winnowing basket, dustpan

法語 van

國語辭典簡編本

簸箕「ㄅㄛˋ ㄐㄧ」

用來除去穀類糠皮的箕形器具。

造句以前的農人常用簸箕裝著稻穀,在風中上下甩動,借著風力把糠皮去掉。 ◎

國語辭典修訂本

簸箕「ㄅㄛˋ ˙ㄐ一」

⒈  一種用來揚去穀類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

《唐詩紀事·卷六二·鄭嵎》:「大開內府恣供給,玉缶金筐銀簸箕。」

⒉  掃地時盛塵土的工具。

引證解釋

⒈  揚米去糠的工具。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為簸箕。”
唐 鍾輅 《前定錄·劉逸》:“我讀《金剛經》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時,見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彎一枝竅鐙黃華弩,擔柄簸箕來大開山板斧:是把橋將士 孫飛虎。”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四章:“這個高大的中年莊稼人,不僅幫助寡婦老婆兒,把大黃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幫助她把淘好的糧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籮、簸箕……統統搬到磨棚裡來。”

相關漢字解釋

簸字解釋箕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