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ㄅㄟ ㄊ一ㄝˋ
拼音 bēi tiè
詞類名詞
⒈ 石碑的拓本。
英a rubbing from a stone inscription;
英文 a rubbing from a stone inscription
法語 estampage d'une inscription lapidaire (qui sert de modèle en calligraphie)
碑帖「ㄅㄟ ㄊㄧㄝˇ」
古代書法家留傳後代的書法,刻於石碑者稱之為「碑」,寫於紙絹者稱之為「帖」。
碑帖「ㄅㄟ ㄊ一ㄝˋ」
⒈ 石刻文字的拓印本。
近碑本 石本
⒉ 古代書法家留傳後代的書法,刻於石碑者稱之為「碑」,寫於紙絹者稱之為「帖」。
⒈ 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可供學習書法用。
引明 曹昭 《格古要論·古墨跡論上》:“用紙加於碑帖上。嚮明處以遊絲筆圈卻字畫,填以濃墨,謂之響搨。”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藝能·書》:“第一等有絶頂天資可以比擬 鬆雪、華亭 之用筆者,則令其讀經史,學碑帖,遊名山大川,看古人墨蹟,為傳世之學。”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每天晚上他由書房歸來,必須在祖父屋裡背些《昭明文選》、《龍文鞭影》之類的文章,偶爾還要臨摹碑帖,對些乾澀的聰明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