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ㄕㄜˋ ㄌ一ˋ
拼音 shè lì
詞類名詞
⒈ 又作“舍利子”。意為屍體或身骨,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後結成的珠狀物。後來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燼。
英梵sarīra; Buddhist relics;
英文 ashes after cremation, Buddhist relics (Sanskirt: sarira)
德語 Schariira (Buddh)
法語 reliques du bouddha
舍利「ㄕㄜˋ ㄌㄧˋ」
佛教修行者遺體焚燒之後,由未能焚化的髮、血肉、骨頭等變成的珠狀或塊狀物。它象徵了修行者在戒、定、慧的成就。
造句這位佛教大師在圓寂火化後所得的十餘顆舍利,供奉在寺廟中讓信徒膜拜。 △舍利子
舍利「ㄕㄜˋ ㄌ一ˋ」
⒈ 佛教修行者遺體焚化之後,所結成的珠狀或塊狀的顆粒。其色有三種,骨為白舍利,發為黑舍利,肉為赤舍利。為梵語śarīra的音譯。它象徵修行者在戒、定、慧的成就。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迦畢試國》:「曷邏怙羅恐王珍貴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藍,登窣堵波,至誠所感,其石覆缽自開,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
《西遊記·第八回》:「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
⒈ 梵語,意譯“身骨”。 釋迦牟尼佛 遺體火化後結成的堅硬珠狀物。又名舍利子。
引《魏書·釋老志》:“佛既謝世,香木焚屍。靈骨分碎,大小如粒,擊之不壞,焚亦不燋,或有光明神驗, 胡 言謂之‘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寶瓶,竭香花,致敬慕,建宮宇,謂為‘塔’。”
後泛指佛教徒火化後的遺骸。 明 宋濂 《璋公圓冢碑銘》:“以某年月日,奉舍利靈骨歸窆於郡之龍井 辯才塔 南,遵像法也。”
《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頌畢,荼毗之次,見火中一道青煙,直透雲端,煙中顯出 圓澤 全身本相,合掌向空而去。少焉,舍利如雨。”
⒉ 契丹 管軍頭目。
引《資治通鑑·後唐明宗長興三年》:“初, 契丹 舍利 萴刺 與惕隱皆為 趙德鈞 所擒。”
胡三省 注:“舍利、惕隱,皆 契丹 管軍頭目之稱。”
《續資治通鑑·宋真宗鹹平六年》:“其所署將帥, 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 當直舍利及八部落舍利, 山後 四鎮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