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ㄈㄤˋ ㄙㄢˋ
拼音 fàng sàn
詞類動詞
⒈ (煙、氣味等)向外散開。
放散「ㄈㄤˋ ㄙㄢˋ」
⒈ 向外散開。
例如:「把窗開啟讓那些濃煙放散一下。」
⒈ 猶揮霍。
引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四》:“延壽 字 長公,燕 人也。先是為 東郡 太守,放散官錢,奢僭逾制。”
漢 蔡邕 《黃鉞銘》:“而經用省息,官有餘資,執事無放散之尤,簿書有進入之贏。”
⒉ 分散。
引《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脅 訓 斬 虞”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瓚 部曲放散在外,自懼敗,掘東城門欲走。”
⒊ 消散;散歇。
引唐 白居易 《宿靈巖寺上院》詩:“葷血屏除唯對酒,歌鐘放散秪留琴。”
南唐 馮延巳 《採桑子》詞:“笙歌放散人歸去,獨宿江樓。”
⒋ 解散。
引宋 蘇轍 《乞罷修河司札子》:“因旱災令權罷修 河,放散伕役。”
宋 李綱 《與呂相公書》:“其 劉忠、李巨集、楊華、雷進、楊麼、鐘相 殘黨,皆負固自若, 馬友 之徒,亦未曾放散。”
⒌ 渙散。
引宋 葉適 《覺齋記》:“頽弛放散,而謂之得本心。”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九:“因為罷課為的是國難,原沒有放散精神。”
⒍ 散發,擴散。
引沙汀 《航線》:“身上放散出汗氣和黴薰氣。”
蕭紅 《小城三月》:“草和牛糞都橫在道上,放散著強烈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