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ㄈㄤˋ ㄓㄨˊ
拼音 fàng zhú
詞類動詞
⒈ 古時候把被判罪的人流放到邊遠地方。
例這位大臣在被放逐之後,活得比他的大仇敵還長。
英banish; exile; deport; be sent into exile;
英文 to banish, to deport, to send into exile, to be marooned
德語 verbannen (V)
法語 expulser, exiler, envoyer en exil
放逐「ㄈㄤˋ ㄓㄨˊ」
把罪人發配到偏遠地區,或驅逐出境。
造句屈原因為遭人誣陷而被放逐。
放逐「ㄈㄤˋ ㄓㄨˊ」
⒈ 把罪人充發到遠方去,或驅逐出境。
引《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太史公曰:『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近流放
⒈ 流放。
引《戰國策·魏策一》:“昔者,三 苗 之居……恃此險也,為政不善,而 禹 放逐之。”
《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昔 堯 舜 放逐骨肉, 周公 殺 管 蔡,天下稱聖,不以私害公。”
金 王若虛 《文辨二》:“柳子厚 放逐既久,憔悴無聊,不勝憤激,故觸物遇事輒弄翰以自託。”
韓北屏 《非洲夜會·酋長的故事》:“﹝酋王﹞過了四年囚禁生活,最後被放逐到 塞席爾群島。”
亦泛指驅趕。 魯迅 《三閒集·在鐘樓上》:“我抱著夢幻而來,一遇實際,便被從夢境放逐了,不過剩下些索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