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ㄅㄤˋ ㄗˇ
拼音 bàng zǐ
詞類名詞
⒈ 短粗的棍棒。
英club, stick;
⒉ 〈方〉:玉米的俗稱;也有與“玉米”連稱的,如玉米棒子。
英maize;
英文 stick, club, cudgel, maize (corn), ear of maize, corncob, (derog.) Korean
法語 bâton, baguette
棒子「ㄅㄤˋ ˙ㄗ」
1.粗短的棍子。
造句接力賽跑應避免棒子在交接時掉落。
2.借指某種職責。從「接棒」一詞演變而來。
造句年輕人應力求充實,才能接好上一代所交下來的棒子。
棒子「ㄅㄤˋ ㄗˇ」
⒈ 粗短的棍子。
⒉ 北方話稱玉蜀黍為「棒子」。參見「玉蜀黍」條。
引《二十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近一個多月不是吃小米粥,便是棒子饅頭。」
⒊ 比喻某種職責。
例如:「年輕人應及時力求充實,才能接好上一代人所交下來的棒子。」
⒈ 棍子。
引朋斯克 《千里姻緣》:“沒有棒子,沒有套馬杆子,連根小馬鞭子都沒有,用什麼抵擋這個草原上叱吒風雲的龐然大物呢?”
⒉ 方言。玉米。
引魏巍 《山雨》:“秋季,穀子黃了,高粱紅了,棒子拖著長鬚。”
張志民 《死不著》詩:“二畝租地的棒子沒見黃,劈回家來鍋底上炕。”
⒊ 方言。瓶子。
引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八:“郭全海 聽了這話,又打聽 杜 家大小子好喝燒酒。他上合作社,從酒簍裡舀出兩棒子酒,又買了一斤豆腐。”
⒋ 舊時婦女髮飾的一種。
引《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他可斷斷在屋裡圈不住了,忙忙的勻了勻粉面,刡了刡油頭,又多帶了幾枝簪子棒子,另換了幾件衫兒襖兒,從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