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ㄕˋ ㄈㄟ
拼音 shì fēi
詞類名詞
⒈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例是非問題。
英right and wrong;
⒉ 口舌;糾紛。
例搬弄是非。
英discord;
⒊ 評論;褒貶。
例不屑隨人是非。
英appraise;
英文 right and wrong, quarrel
德語 Gerede, Geschwätz, Gerüchte (S), recht oder unrecht (Adj), richtig oder falsch (Adj), wahr oder falsch (Adj)
法語 le vrai et le faux, le bien et le mal, discorde
是非「ㄕˋ ㄈㄟ」
1.正確與錯誤。
造句是非自有公論,不必強辯。
2.因言語而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造句搬弄是非、是非口舌
是非「ㄕˋ ㄈㄟ」
⒈ 事理的對與錯。
引《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
⒉ 泛稱口舌的爭論。
引《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替他免了一場是非,成全了功名。」
《紅樓夢·第一〇一回》:「鳳姐知道不過是家下婆子們,又不知搬什麼是非。」
近短長 詬誶 口角
⒈ 對的和錯的;正確與錯誤。
引《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晉 陶潛 《擬輓歌辭》之一:“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鄧小平 《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辭》:“對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有利還是有害,應當成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標準。”
⒉ 指辨別是非。
引《孟子·公孫丑上》:“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⒊ 褒貶;評論。
引《史記·太史公自序》:“孔子 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
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三折:“我避不的人恥笑,人是非。”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餘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
⒋ 指是非的標準。
引唐 劉禹錫 《天論中》:“是非存焉,雖在野,人理勝也。”
宋 蘇軾 《劉壯輿長官是是堂》詩:“閒燕言仁義,是非安可無!”
曹禺 等《膽劍篇》第四幕:“臣以為 洩皋 大夫太沒有是非了。”
⒌ 糾紛;口舌。
引《莊子·盜跖》:“搖脣鼓舌,擅生是非。”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若是押發人是個學舌的,就有一場是非出來。”
老舍 《四世同堂》六五:“好傢伙,再招出一場是非來,我非死在獄裡不可!”
⒍ 指錯事。
引《金瓶梅詞話》第八六回:“我為下甚麼是非,作下甚麼歹來,如何平空打發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