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ㄉㄚˇ ㄍㄥ
拼音 dǎ gēng
詞類動詞
⒈ 舊時打梆子或敲鑼巡夜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英sound the night watches; patrol the streets at night and announce the watches;
英文 to sound the night watches (on clappers or gongs, in former times)
打更「ㄉㄚˇ ㄍㄥ」
舊時將一夜分為五更,每到一更,巡夜者打梆子或敲鑼以報時,稱為「打更」。
造句打更在古代夜裡除了報時外,同時也具有防火、防盜的巡邏作用。
打更「ㄉㄚˇ ㄍㄥ」
⒈ 舊時把一夜分做五更,每到一更,巡夜者敲鑼擊梆以報時,稱為「打更」。
例如:「北方有些城市仍然保有打更的傳統,從晚上八時起至隔日清晨四時止。」
近擊柝
⒈ 舊時夜間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梆子或敲鑼報時。
引宋 楊萬里 《不寐》詩:“深山五鼓鷄吹角,落月一窗鵝打更。”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內監·內臣罪譴》:“內臣得罪……發 南海子 常川打更,則示意殺之,十無一存者矣。”
張天翼 《新生》:“什麼地方在那裡打更,一下一下的梆聲彷彿敲到了他的心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