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ㄊㄤˊ ㄌㄤˊ
拼音 táng láng
詞類名詞
⒈ 螳螂屬或者有關屬(螳螂總科)的昆蟲,具有長的前胸,取食其它昆蟲,用前肢抱握好像唸經但是對人類無害。
英mantis;
英文 mantis, praying mantis
德語 Fangschrecken, Gottesanbeterinnen (lat: Mantodea) (Eig, Bio)
法語 mante religieuse, Mantodea
螳螂「ㄊㄤˊ ㄌㄤˊ」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體長,腹部肥大,頭呈三角形,前胸延長如頸,前肢作鎌形,有棘刺,以便捕食其他昆蟲。因捕食害蟲,有益農作物生長,被農人視為益蟲。
造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刀螂、天馬 ◎
螳螂「ㄊㄤˊ ㄌㄤˊ」
⒈ 動物名。一種昆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體長,腹部肥大,頭三角形,前胸延長如頸,前肢作鐮形,有棘刺,便於捕獲他蟲。因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⒈ 亦作“螗螂”。即螳蜋。參見“螳蜋”。
引明 徐渭 《代雲南策問》之一:“此猶可委曰 跖 犬不忘吠 堯,螗螂盲蟲不知有車轍耳。”
艾青 《憐憫的歌》:“他的頭髮鬈曲,面板黧黑,身體瘦削像一隻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