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ㄕㄣ 一ㄣˊ
拼音 shēn yín
詞類動詞
⒈ 指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
例無病呻吟。
英groan; moan;
⒉ 發出像嘆氣的聲音。
例風在樹梢中呻吟。
英sigh;
英文 to moan, to groan
德語 Gemecker (S), ächzen (V), räsonieren (V), stöhnen (V), wimmern (V)
法語 gémir, plainte
呻吟「ㄕㄣ ㄧㄣˊ」
因病痛或哀傷而發出聲音。
造句他因受不了手術後的疼痛,躺在病床上呻吟個不停。
呻吟「ㄕㄣ 一ㄣˊ」
⒈ 吟詠。
引《莊子·列禦寇》:「鄭人緩也,呻吟裘氏之地。」
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至於膏腴子弟,恥文不逮,終朝點綴,分夜呻吟。」
⒉ 因病痛或哀傷所發出的聲音。
引《三國演義·第九八回》:「時郝昭病危。當夜正呻吟之間,忽報蜀軍到城下了。」
《紅樓夢·第四七回》:「一齊來至馬前,只聽葦中有人呻吟。」
⒈ 誦讀;吟詠。
引《莊子·列禦寇》:“鄭 人 緩 也,呻吟 裘氏 之地,祇三年,而 緩 為儒。”
郭象 注:“呻吟,吟詠之謂。”
漢 王充 《論衡·案書》:“劉子政 玩弄《左氏》,童僕妻子,皆呻吟之。”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屬和才將竭,呻吟至日暾。”
清 孫枝蔚 《次韻酬李伯偉來詩》:“自有呻吟苦,全無唱和詩。”
⒉ 因憂勞苦痛而嗟嘆。亦指嗟嘆聲。
引《呂氏春秋·大樂》:“君臣失位,父子失處,夫婦失宜,民人呻吟。”
《三國志·魏志·華佗傳》:“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 佗 聞其呻吟,駐車往視。”
《明史·王學曾傳》:“北敵梟張,士卒固苦,呻吟嗟怨之狀,陛下不聞。”
田漢 《盧溝橋》第三幕:“病室內傷兵累累,呻吟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