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ㄗㄚˊ ㄙㄨㄟˋ
拼音 zá suì
詞類名詞
⒈ 牛、羊內臟做成的熟食;繁雜瑣碎;比喻心腸。
例我看他沒安好雜碎。
英chopped cooked entails (of sheep or oxen);
雜碎「ㄗㄚˊ ㄙㄨㄟˋ」
1.煩雜而瑣碎。
造句李管家認真負責,家裡所有雜碎的事交到她手上,總能處理得停停當當。
2.動物的內臟。
造句許多外國人不喜歡中國食物中有關雜碎的料理。
3.譏罵沒有用的人。
造句快走!別理這雜碎!
雜碎「ㄗㄚˊ ㄙㄨㄟˋ」
⒈ 煩雜瑣碎。
引《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叛散五經,滅棄風、雅。百家雜碎,請用從火。」
⒉ 牛羊的內臟。
引《西遊記·第七五回》:「哥啊,吃了雜碎也罷,不知在那裡支鍋?」
⒊ 譏罵沒有用的人。
例如:「快走吧!別理這雜碎!」
⒈ 雜亂零碎。
引《後漢書·仲長統傳》:“叛散《五經》,滅棄《風》《雅》。百家雜碎,請用從火。”
宋 蘇軾 《石氏畫苑記》:“其家書畫數百軸,取其毫末雜碎者以冊編之,謂之《石氏畫苑》。”
丁玲 《母親》一:“說靠人,就只這一個老媽媽可靠,可是隻能把雜碎事交把她。”
⒉ 指雜碎之事物。
引《宋書·禮志三》:“﹝ 裴頠 ﹞以為尊祖配天,其義明著,廟宇之制,理據未分,直可為殿,以崇嚴祀。其餘雜碎,一皆除之。”
⒊ 細碎不純。
引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倉收陋弊》:“又有倉胥積惡,指稱米色雜碎,掯勒不收。”
⒋ 指煮熟切碎的牛羊等的內臟。也稱“雜件”。
引《西遊記》第七五回:“老孫 保 唐僧 取經,從 廣裡 過,帶了個摺疊鍋兒,進來煮雜碎吃。將你這裡邊的肝、腸、肚、肺,細細兒受用。”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小東門街多食肆,有熟羊肉店……先以羊雜碎飼客,謂之小吃,然後進羊肉羹飯。”
⒌ 用作詈詞。
引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五章:“你瞧,那老地主、惡霸、國民黨、帝國主義爛雜碎,對咱多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