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ㄓˊ ㄋ一ㄡˋ
拼音 zhí niù
詞類形容詞
⒈ 堅持己見,固執任性。
例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續資治通鑑·宋神宗熙寧二年》
脾氣執拗。
英obstinate; pig headed; willful;
執拗「ㄓˊ ㄋ一ㄡˋ」
⒈ 固執而不順從。
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因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
《文明小史·第九回》:「當下眾紳士見本府如此執拗,就想置之不理,聽其自然。」
近固執
反服帖 服理 順從
⒉ 阻擋、攔阻。
引《水滸傳·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裡執拗得他住。」
⒈ 亦作“執抝”。
⒉ 堅持己見,固執任性。
引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 荊公 ﹞又曰:‘有 伊尹 之志,則放其君可也;有 周公 之志,則誅其兄可也;有 周 后妃之志,則求賢審官可也。’似此議論,豈特執抝而已,真悖理傷道也。”
清 李漁 《蜃中樓·龍戰》:“當初是令姪女執拗,不肯與小兒成親。”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個人這樣鬧鬧脾氣還不要緊,若治國平天下也這樣鬧起執拗的脾氣來,那還成什麼話?”
⒊ 攔阻。
引《水滸傳》第七二回:“李逵 守死要去,那裡執抝得他住。”
《明史·楊廷和傳》:“江 左比歲不登,中官請遣官督織造…… 廷和 等不奉命,因極言民困財竭,請毋遣。帝趣益急,且戒毋瀆擾執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