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ㄉㄠˇ ㄉㄨㄢˋ
拼音 dǎo duàn
⒈ 判斷,決斷。
⒉ 引申為裁決;判決。
⒊ 計劃,謀劃。
⒋ 終止;完結。
⒌ 明白,清楚。指將事情的因果是非關係或某種結局弄清楚。
倒斷「ㄉㄠˇ ㄉㄨㄢˋ」
⒈ 決斷。引申有解決及計劃的意思。宋·吳潛〈滿江紅·舉世悠悠〉詞:「萬事盡由天倒斷,三才自有人撐抵。」也作「道斷」。
引《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山前行正在州衙門前立,倒斷不下,猛抬頭看時,卻見皇甫殿直在面前。」
⒉ 終止。元·關漢卿元·王實甫也作「倒頓」。
引《謝天香·第一折》:「我這府裡祗候幾曾閒,差撥無銓次,從今後無倒斷呀怨諮。」
《西廂記·第四本·楔子》:「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樣,無倒斷曉夜思量。」
⒊ 清楚、明白。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六》:「亦且妻子隨著別人已經多年,不知他心腹怎麼樣了,也要與他說個倒斷。」
⒈ 判斷,決斷。
引《朱子語類》卷六十:“舊時看此句,甚費思量,有數樣説,今所留二説也倒斷不下。”
《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山前行 正在州衙門前立,倒斷不下,猛抬頭看時,卻見 皇甫殿直 在面前相揖。”
⒉ 引申為裁決;判決。
引宋 吳潛 《滿江紅·送吳叔永尚書》詞:“萬事儘由天倒斷,三才自有人撐抵。”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三折:“你不家去呵,與我個倒斷,你休了我者。”
《金瓶梅詞話》第十六回:“婦人道:‘他不敢管我的事,休説各衣另飯,當官寫立分單,已倒斷開了的勾當。’”
⒊ 計劃,謀劃。
引《朱子語類》卷四五:“二者中須有箇商量倒斷始得。”
宋 仲殊 《洞仙歌》詞:“任倒斷、深思向梨花,也無奈寒食,幾番風雨。”
宋 吳潛 《柳梢青·安晚園和劉自昭》詞:“萬種思量,百年倒斷,付與殘霞。”
⒋ 終止;完結。
引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楔子:“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樣,無倒斷曉夜思量。”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顏淵篇四》:“克己復禮,如何得有倒斷!所以 堯、舜、文王、孔子 終無自謂心花頓開,大事了畢之一日。”
⒌ 明白,清楚。指將事情的因果是非關係或某種結局弄清楚。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六:“亦且妻子隨著別人已經多年,不知他心腹怎麼樣了?也要與他説個倒斷。”
《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 何玉鳳 ﹞無法,只得自己表明心跡,説個倒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