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ㄒ一ㄤ ㄌ一ˊ
拼音 xiāng lí
⒈ 互相分離。
⒉ 相附;附攏。
⒊ 相互間距離。
相離「ㄒ一ㄤ ㄌ一ˊ」
⒈ 彼此分離。
引《文選·嵇康·琴賦》:「或相凌而不亂,或相離而不殊。」
《三國演義·第七回》:「玄德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不忍相離。」
⒈ 互相分離。
引《列子·天瑞》:“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漢 班固 《白虎通·諫諍》:“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體而分,無相離之法,猶火去木而滅也。”
《東周列國志》第二七回:“行居寢食無相離,患難之中定臣主。”
許地山 《空山靈雨·笑》:“我對妻子說:‘相離好幾天,你悶得慌嗎?’”
⒉ 相附;附攏。
引《楚辭·離騷》:“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王夫之 通釋:“離,麗也,附也。”
⒊ 相互間距離。
引魯迅 《三閒集·我和<語絲>的始終》:“到得 廈門,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為相離已遠,不受催促,責任便覺得輕,二者因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三馬路 一帶充滿了戰爭的空氣!似乎相離不遠的 晝錦裡 的粉香汗臭也就帶點兒火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