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樓詞語解釋 / 明樓是什麽意思
「明樓」詞語解釋

注音 ㄇ一ㄥˊ ㄌㄡˊ

拼音 míng lóu

⒈  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樓。樓中立帝廟諡石碑,下為靈寢,明樓前有石几筵。

⒉  碉樓。舊時北方鄉居,樓房蓋瓦者為暗樓;上層作雉堞形,供候望偵伺用者,稱為明樓。

國語辭典修訂本

明樓「ㄇ一ㄥˊ ㄌㄡˊ」

⒈  望樓、碉樓、炮樓。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〇·灤陽續錄二》:「常見有人使童子登三層明樓上,以手招之,翩然而下,一無所損。」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樓。樓中立帝廟諡石碑,下為靈寢,明樓前有石几筵。

清 顧炎武 《再謁孝陵》詩:“突兀明樓峙,呀庨御殿開。”
《清史稿·禮志五》:“咸豐 元年謁 東陵 ……入門皆由左,至明樓前行禮。”

⒉  碉樓。舊時北方鄉居,樓房蓋瓦者為暗樓;上層作雉堞形,供候望偵伺用者,稱為明樓。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有人使童子登三層明樓上。”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常守福,矯捷絶倫。少時嘗見其以兩足掛明樓雉堞上,倒懸而掃磚綫之雪,四圍皆淨。”

相關漢字解釋

明字解釋樓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