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ㄑㄩㄝ ㄖㄢˊ
拼音 quē rán
⒈ 有所不足。
⒉ 缺失。
⒊ 廢弛。
⒋ 猶歉然。
⒌ 延擱。
⒍ 惶恐貌。
⒈ 有所不足。
引《莊子·逍遙遊》:“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成玄英 疏:“自視缺然不足,請將帝位讓與賢人。”
唐 司空圖 《與李生論詩書》:“愚幼常自負,既久而逾覺缺然。”
宋 王安石 《除參知政事謝表》:“承弼之任,賢智所難;顧惟缺然,何以堪此?”
清 方苞 《漢文帝論》:“世徒見其奉身之儉,接下之恭,臨民之簡,以為 黃 老 之學則然,不知正自視缺然之心之所發耳。”
⒉ 缺失。
引《晉書·張駿傳》:“每患忠言不獻,面從背違,吾政教缺然,而莫我匡者。”
《隋書·煬帝紀上》:“雖則聿遵先緒,弗敢失墜,永言政術,多有缺然。”
明 湯顯祖 《南柯記·雨陣》:“自家出守 南柯,物阜民安,辭清盜寡,皆 周 田 二君贊相之方,杯酒為歡,缺然未舉。”
⒊ 廢弛。
引《管子·輕重乙》:“邊竟諸侯,受君之怨民,與之為善,缺然不朝,是天子塞其塗。”
《新唐書·郭子儀傳》:“時朝廷草昧,眾單寡,軍容缺然。”
⒋ 猶歉然。
引宋 蘇軾 《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一山黃菊平生事,無酒令人意缺然。”
明 單本 《蕉帕記·贈帕》:“只是於伯父母處不能一別,於心缺然。”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四:“餘編《隨園詩話》,閨秀多而方外少,心頗缺然。”
⒌ 延擱。
引宋 司馬光 《答周源同年書》:“宜即時修報,而缺然逾旬者,抑有由焉。”
⒍ 惶恐貌。
引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始赧然以愧,又缺然以慄,終悄然以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