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ㄑ一ㄢˊ ㄎㄡˇ
拼音 qián kǒu
⒈ 以威脅、恐嚇等方式限制他人言論自由。
英force sb. to keep mouth shut;
⒉ 沉默無言。
例上下鉗口,莫有言者。——《後漢書·單超傳》
終日鉗口,鬱鬱寡歡。
英keep silent;
鉗口「ㄑ一ㄢˊ ㄎㄡˇ」
⒈ 閉口不言。也作「拑口」、「箝口」。
引《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單超傳》:「上下鉗口,莫有言者。」
《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百僚鉗口,道路以目。」
近閉口 緘口 箝口
⒈ 閉口。
引《淮南子·精神訓》:“靜耳而不以聽,鉗口而不以言。”
唐 陳子昂 《諫用刑書》:“鉗口下列,俯仰偷榮,非臣之始願也。”
明 顧大典 《青衫記·元白揣摩》:“到如今,滿朝鉗口,百僚結舌。”
茹誌鵑 《出山》:“這使我鉗口,使我不敢說出此來的任務。”
⒉ 鐵鉗的口。
引王汶石 《風雪之夜·大木匠》:“他正在鐵砧上,敲罷最後一錘,然後把鉗口裡的一張鐵杴,扔在爐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