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ㄅㄨˋ ㄗㄨㄛˋ
拼音 bù zuò
⒈ 不興起;不興盛。不耕作;不寫作。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
不作「ㄅㄨˋ ㄗㄨㄛˋ」
⒈ 不進行。
引《三國演義·第七回》:「袁紹先使探馬看時,回報曲義斬將搴旗,追趕敗兵;因此不作準備。」
⒈ 不興起;不興盛。
引《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
《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注:“不作,聖王之道不興。”
《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
《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注:“作,興也。”
⒉ 不耕作;不寫作。
引《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⒊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
引《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