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ㄨㄤˊ ㄊ一ㄥˊ
拼音 wáng tíng
⒈ 朝廷。
⒉ 指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君長設幕立朝的地方。
王庭「ㄨㄤˊ ㄊ一ㄥˊ」
⒈ 朝廷。
引《易經·夬卦》:「揚於王庭。」
唐·孔穎達·正義:「王庭是百官所在之處。」
唐·李白〈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皆納忠王庭,名鏤鐘鼎。」
⒉ 匈奴等異族君長上朝的地方。
引《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是後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深踐戎馬之地,足歷王庭。」
⒈ 朝廷。
引《易·夬》:“揚於王庭。”
孔穎達 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處。”
《漢書·王莽傳中》:“拜爵王庭,謝恩私門者,祿去公室,政從亡矣。”
唐 李白 《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納忠王庭,名鏤鐘鼎。”
⒉ 指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君長設幕立朝的地方。
引《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李陵 ﹞深踐戎馬之地,足歷王庭。”
李善 注:“單于所居之處,號曰王庭。”
《漢書·匈奴傳上》:“是後 匈奴 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明 梁辰魚 《念奴嬌序·擬出塞》套曲:“曾有擒虜王庭;還有殺敵 居胥,戰無不勝,竹帛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