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ㄅㄨˋ ㄍㄨ
拼音 bù gū
⒈ 無罪。指無罪之人。不必,不一定。
不辜「ㄅㄨˋ ㄍㄨ」
⒈ 無罪的人。
引《孟子·公孫丑上》:「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昔張彥澤虐殺不辜,濤累疏以為不殺彥澤,他日必為國家患。」
⒈ 無罪。
引《墨子·非攻上》:“至殺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
《呂氏春秋·聽言》:“誅不辜之民以求利。”
《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為奴虜。”
呂延濟 注:“言 巴蜀 父老無罪被殺,掠取孤幼,縛束以為奴僕。”
⒉ 指無罪之人。
引《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孔 傳:“辜,罪。”
唐 劉禹錫 《天論上》:“或賢而尊顯,時以不肖參焉。或過而僇辱,時以不辜參焉。”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奄人暴橫,多潛殺不辜。”
⒊ 不必,不一定。
引《大戴禮記·夏小正》:“‘鴂則鳴’。鴂者,百鷯也;鳴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時也。”
俞樾 《群經平議·大戴禮記一》:“辜,讀作‘固’。 襄 二十七年《公羊傳》‘女能固納公乎’、《秦策》‘王固不能行也’, 何休、高誘 注並曰:‘固,必也。’古或以辜為之。故《漢書·律曆志》注引 孟康 曰:‘辜,必也。’不辜,猶言不必。 《詩·七月》篇‘七月鳴鴂’。是鴂之鳴盛於七月。今方五月,鴂或鳴或不鳴。故曰:‘其不辜之時也’猶言其不可必之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