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ㄍㄨㄢ ㄊ一ㄢˊ
拼音 guān tián
⒈ 公田的一種。
⒉ 國家控制的無主荒地。
⒊ 屬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種、官府收租的田地。
英文 Kuantien township in Tainan county 台南縣|台南县[Tai2 nan2 xian4], Taiwan
法語 Kuantien (Tainan)
官田「ㄍㄨㄢ ㄊㄧㄢˊ」
古時公家所擁有的田地。
造句古時官田通常由佃農耕種。
官田「ㄍㄨㄢ ㄊ一ㄢˊ」
⒈ 公家所有的田地。
例如:「古時官田通常由佃農耕種。」
⒈ 公田的一種。
引《周禮·地官·載師》:“以官田、牛田、賞田、牧田,任遠郊之地。”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官田者,公家之所耕田。”
俞樾 《群經平議·周官一》:“牛人掌養國之公牛,巾車掌公車之政令,注並曰:公猶官也。然則官田猶公田矣。先 鄭 之説自不可易。”
⒉ 國家控制的無主荒地。
引《後漢書·仲長統傳》:“其地有草者,盡曰官田,力堪農事,乃聽受之。若聽其自取,後必為姦也。”
⒊ 屬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種、官府收租的田地。
引《晉書·慕容皝載記》:“且 魏 晉 雖道消之世,猶削百姓不至於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與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悅樂。”
《明史·食貨志一》:“明 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 宋 元 時入官田地。厥後有還官田,沒官田,斷入官田,學田,皇莊,牧馬草場,城壖苜蓿地,牲地,園陵墳地,公佔隙地,諸王、公主、勳戚、大臣、內監、寺觀賜乞莊田,百官職田,邊臣養廉田,軍、民商屯田,通謂之官田。其餘為民田。”
明 袁介 《檢田吏》詩:“我家無本為經商,只種官田三十畝。”
阿英 《關於鄭成功的二三事》:“土地佔有關係,出現了官田、屯田、文武私田三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