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一ㄡˇ ㄕˊ
拼音 yǒu shí
⒈ 有見識。
⒉ 指有見識的人。
⒊ 指成年或能曉事之年。
⒋ 佛教語。猶有情。
有識「一ㄡˇ ㄕˊ」
⒈ 具有真知、灼見。
引《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有識長老莫不震動,此變之大者也。」
《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此乃有識者之所嘆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⒉ 有見識的人。
引《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斯有識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嘆息者也。」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有識銜悲,行路掩泣。」
⒊ 成年。
引《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
⒋ 佛教用語。指有情識作用的生命體。也作「眾生」、「有情」。
引《義足經·捲上》:「是世樂如見夢,有識寤亦何見。」
⒈ 有見識。
引漢 劉向 《說苑·善說》:“夫以 秦 楚 之強而報讎於弱 薛,譬之猶摩蕭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者。”
《後漢書·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時有識之士心獨怪之,後遂因 何氏 傾沒 漢 祚焉。”
元 孔齊 《至正直記·防微杜漸》:“有識之男子,必當絶之於始,慎勿使婦人姑息,傷大義也。”
郭沫若 《羽書集·忠告日本政治家》:“壯年入貴族院,曾銳意於貴族院之改革, 日本 的有識者都以為這位貴公子是相當有為。”
⒉ 指有見識的人。
引《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闚陛下也。”
《後漢書·伏湛傳》:“微過斥退,久不復用,有識所惜,儒士痛心。”
⒊ 指成年或能曉事之年。
引《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之二》:“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
呂延濟 注:“有識,自三十成立之後。”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戶部·勸農》:“然餘初有識時,尚見勸農舊扁於府署之門。”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及 夫之 有識而侍兄,先於 敞 者十餘年, 敞 所未及知而 夫之 知之。”
⒋ 佛教語。猶有情。 南朝 樑 慧皎 《高僧傳·誦經·釋法宗》:“釋法宗,臨海 人。少好遊獵,嘗於 剡 遇射孕鹿,墮胎。鹿母御箭,猶就地舐子。參見“有情”。
引宗 乃悔悟,知貪生愛子是有識所同。於是摧弓折矢出家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