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石詞語解釋 / 磬石是什麽意思
「磬石」詞語解釋

注音 ㄑ一ㄥˋ ㄕˊ

拼音 qìng shí

⒈  適宜制磬的美石。

⒉  寺院中用以召集眾僧的鳴器。

⒊  山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北。

引證解釋

⒈  適宜制磬的美石。

《山海經·西山經》:“小華之山 ……其陰多磬石。”
郭璞 注:“可以為樂石。”
郝懿行 箋疏:“秦 《嶧山刻石》文雲‘刻茲樂石’,即磬石也。”
《漢書·地理志上》“貢璆、鐵、銀、鏤、砮、磬” 唐 顏師古 注:“磬,磬石也。”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永州》:“磬石。 《荊州記》雲:‘ 零陵郡 界通出石磬,亞於 徐州。’”

⒉  寺院中用以召集眾僧的鳴器。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貝編》:“歷城縣 光政寺 有磬石,形如半月,膩光若滴。扣之,聲及百里。”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長安 故宮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擊磬石而甚大,可長八、九尺……製似今雲板之類。”

⒊  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靈壁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三·宿州靈壁縣》:“磬石山 在縣北七十里,山產磬石,即《禹貢》所云‘ 泗 濱浮磬’也。”

相關漢字解釋

磬字解釋石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