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ㄑ一ㄥ ㄓㄨㄛˊ
拼音 qīng zhuó
⒈ 清水與濁水。喻人事的優劣、善惡、高下等。音樂的清音與濁音。清氣與濁氣。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語音的清聲與濁聲。
清濁「ㄑ一ㄥ ㄓㄨㄛˊ」
⒈ 水的清潔與渾濁。
引唐·高適〈贈別王七十管記〉詩:「隨波混清濁,與物同醜麗。」
⒉ 引申指事物的高下、優劣、善惡等分別。
引《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
《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且不順大漢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濁乎?」
⒊ 清氣與濁氣。
引《樂府詩集·卷十五·燕射歌辭三·北周·庾信·週五聲調曲·宮調曲五首之一》:「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
《西遊記·第一回》:「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⒋ 音樂上指清亮或重濁的聲音。
引《國語·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閒;其察清濁也,不過一人之所勝。」
《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震風過物,清濁效響。」
⒌ 聲韻學上指聲帶不顫動的清音,和聲帶顫動的濁音。
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
⒈ 清水與濁水。
引《詩·邶風·穀風》“涇 以 渭 濁” 毛 傳:“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
唐 高適 《贈別王七十管記》詩:“隨波混清濁,與物同醜麗。”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妝域》:“蓬卷無根株,渦洄亂清濁。”
⒉ 喻人事的優劣、善惡、高下等。
引《史記·吳太伯世家》:“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宋雲行紀》:“事涉疑似,以藥服之,清濁則驗。”
宋 蘇軾 《錢君倚哀詞》:“吾將觀子之進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濁。”
⒊ 音樂的清音與濁音。
引《國語·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
《禮記·樂記》:“倡和清濁,迭相為經。”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震風過物,清濁效響。”
⒋ 語音的清聲與濁聲。
引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
唐 蘇鶚 《蘇氏演義》捲上:“陸法言 著《切韻》,時俗不曉其韻之清濁,皆以 法言 為 吳 人,而為 吳 音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至於填詞一道,則句之長短,字之多寡,聲之平上去入,韻之清濁陰陽,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⒌ 清氣與濁氣。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
引《文選·左思<魏都賦>》:“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體兼晝夜,理包清濁。”
李善 注:“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週五聲調曲·宮調曲之一》:“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